2025年4月29日-福州 2024年我国年度数据增长总量达到41.06ZB,增幅达25%,企业数据开发利用呈现良好态势,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取得阶段性成果。然而,企业数据跨主体交互水平整体不高,尚处起步阶段,数据资源供给等难题也未得到根本解决。 在刘烈宏看来,数据空间不仅是数据基础设施,更是数据共享共治、价值协作的产业生态,也是推进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、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与价值化的重要抓手。目前,超20个省区市已出台相关支撑政策,一批龙头企业搭建服务平台、培育产业生态,打破数据孤岛、构建可信数据空间已成为行业共识。 刘烈宏进一步阐释了建设可信数据空间的重要意义。建设企业可信数据空间,有助于加快龙头企业从资源汇聚者向生态赋能者的转变。例如钢铁企业通过建设数据空间,开放采购记录实时库、供应商画像、行业价格基准等数据,协同130多家供应链企业打造20余个数据产品,为30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供应链数据服务,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。 刘烈宏透露,4月初,国家数据局启动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,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响应,目前已收到行业主管部门、地方数据管理部门、中央企业择优推荐的项目超300 个。接下来,计划评选出一批具有典型带动作用的试点项目,培育模式、打造标杆。 为做好这项工作,刘烈宏提出,需要政府、产业、学界携手合作,共同探索。各级数据管理部门要深化认识、统筹谋划,肩负起培育者的职责,加强政策宣贯落实,紧密围绕企业、产业、城市发展需求,将数据空间作为促进数据开发利用、培育数据产业、构建数据要素市场体系的关键抓手,制定培育方案,加大支撑力度,承担试点任务的地方要边试点边探索边总结,为更大范围的数据空间实践提供经验。 刘烈宏表示,此次论坛邀请了多位院士、数据空间先行者、研究机构,共同分析分享创新见解,希翼大家积极为我国可信数据空间发展建言献策,合力推动我国可信数据空间发展,为我国数据要素的市场化、价值化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|